常见问题




服务对象


  • 任何身在香港的人士如身体状况符合就诊条件 (可参考「视像会诊服务条款及细则」),均可预约接受家庭医学或专科视像会诊服务。
  • 如预约家庭医学视像会诊,病人须已年满12岁
  • 部份专科中心的视像会诊服务,只接受曾由养和医生诊治的病人预约,并必须得到病人与主诊医生双方同意视像会诊是可行的诊症模式,方可安排视像会诊服务。



  • 除了获准的特别情况下,病人接受视像会诊服务时必须身在香港。
  • 如病人未满 16 岁,必须在成人(年满 21 岁)的陪同下接受视像会诊。陪同的成人必须在视像会诊开始时向医生出示身份证明。



预约安排


请透过预约平台直接预约,或以电邮或电话联络所需的专科中心,中心职员会视乎情况为您安排预约。




按照指示付款后,您将收到内附预约资料及视视像会诊的会议连结的确认电邮。



您可以代他人预约,但必须获得病人同意由您代为提供登记所需的数据。所有已确认的预约安排,将不可转让予他人。



支付费用


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中心:港币500元

视像会诊的费用并不包括药物费用、送递费用(每次$200,如适用)或医生建议之其他检查费用。因此,视像会诊后有可能须支付额外费用。

就这些额外费用,您将会在视像会诊后收到一封电邮,内附相关的付款连结以便安排缴款。



  • 信用卡和扣账卡: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或银联
  • 电子货币包:Visa Checkout
  • 其他付款方法: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视像会诊服务恕不适用于保险索偿或以医疗券金额扣减。



缴款后恕不设改期、取消、转让或退款。



视像会诊结束后,您将可循下列途径取得正式收据:
  • 如病人选择药物送递服务,收据会跟处方药物一并派送。
  • 如病人选择自行取药,病人将于取药时一并取得收据。
  • 如病人不需要送递服务或取药,将于视像会诊结束后透过电邮和/或邮寄方式发送正式收据。



视像会诊


  • 准备一部设有视像和音频功能的桌面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手机。
  • 确保室内光线充足,保持环境安静,检查通讯设备已连接上稳定的数据网络,避免视像会诊期间受到干扰。
  • 在开始视像会诊之前至少15分钟,预先登入视像会诊的会议连结。
  • 准备身份证明文件,如香港身份证或旅游证件。
  • 如须向医生提供任何文件、图片或录像作诊症之用,请确保相关数据能清晰展示,并预先储存在通讯设备中以便上载。



病人如未能在预定时间接受视像会诊服务 (即曾经尝试与病人联系三次均无法成功),恕未能安排改期或退款。



养和将把视像会诊过程收录,作为病人的医疗纪录。但病人在未取得养和及/或主诊医生的同意下,则不可把视像会诊的过程进行存盘或录像。



医生会因应病人情况而签发病假信及其他医生证明书。



在视像会诊期间,医生主要透过视讯所得的信息和医疗状况而进行医学诊断,由于无法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因此有可能出现未能作出明确诊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病人亲身接受面诊跟进。请留意该次视像会诊服务的费用将不获退款,而亲身面诊时亦有可能须支付额外费用。



药物安排


如须领取处方药物,您可以选择亲身取药或使用「药物送递服务」(每次港币 $200)。「药物送递服务」只适用于由养和药剂部安排的医生处方药物。「药物送递服务」不可运送紧急或危险类药物,而个别药物包括但不限于荷尔蒙治疗药、化疗药物、标靶治疗药等,由于需病人亲身签署同意书,亦不适用于送递服务。



您可以授权第三方代取药物,而受权人士到指定中心取药时,必须出示病人的身份证明文件正本或副本。



送递服务暂时不适用于以下地区:
新界区:新娘潭、辋井围、稔湾、上白泥/下白泥、南生围、龙鼓滩、麦理浩夫人度假村、黄石码头、万宜水库、布袋澳、大坳门、榕树澳、大网仔、北潭涌闸口、金山、井头、马鞍山村、沙头角、打石湖、鹿颈、乌蛟腾、上水华山、打鼓岭、沙岭。

离岛区:昂坪、贝澳、大澳、塘福、梅窝、东涌道、大浪湾村、博览馆、马湾、迪斯尼乐园、机场人工岛、愉景湾、小蚝湾、长洲及所有离岛。

其他:边境禁区、罗湖、落马洲、文锦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