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教育方面,养和医疗集团(养和)与香港大学的合作渊源深厚。早于1961年,养和医院创办人兼前任院长李树芬医生向母校捐出一幅位于薄扶林的土地作扩展医学教育之用。除为医科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外,养和至今已为逾3,300名港大医科生安排在院培训,以及为医生提供外科、家庭医学、眼科、骨科、整形外科等专科培训。2014年,香港大学临床医学教研部于养和医院李树培院成立,设施专为医学科研及专科培训而设。

2022年11月,养和医疗集团与香港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启双方在医护教学、病人护理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的新里程。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于2023年4月展开临床医护联合培训计划 ,旨在鼓励医护人员持续进修及接受附属专科培训,为本地重点策略医疗领域作出贡献。计划亦为养和及港大提供合作框架,促进临床服务、医疗教育及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合作,同时让双方得以持续及有系统地交流人才、转移知识及共享教研资源,长远发挥协同效应。

养和作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关联教学医院,双方在医学教育及研究方面的合作日趋紧密。港大教授及医护人员可透过本计划参与私家医院的诊症工作,体验各类临床环境,以提升专业技术及研究能力。计划亦安排养和资深医生担任年轻学者的临床导师,互相交流,后者可接触养和高端、先进的医疗设施及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扩阔临床经验。



在吸纳和培训医护人才方面,养和与港大建立了长期而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临床医护联合培训计划」(计划)为双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有助延揽及汇聚人才,并为公立、私营以及学术界构建合作平台,让新一代的医护专才得以掌握实用技能,应对各类临床情况。

自1960年代以来,李树芬医生及李树芬医学基金会一直以不同方式支持港大医学院,包括捐出土地兴建教学楼「李树芬楼」,以及透过李树芬医学基金会设立多个大学教授席、捐赠院长基金、奖学金和培训资助等。此外,在临床教学和研究方面,养和亦积极参与医科学生培训、设立专科培训及成立教授门诊等。

透过参与本计划,港大医学院教授及学者既可体验私营界别的工作环境,扩阔临床经验,并利用养和的崭新设备和技术从事教学及研究,为病人服务。他们亦可在日常的临床诊治中,与养和的医护和病人交流及分享经验。养和会继续透过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和李树培医学基金会,支持港大教授和学者远赴海外深造及交流,冀藉此为香港带来更多崭新医疗技术和科研成果。

养和作为港大医学院的关联教学医院,将不断拓展及深化双方的合作,继续携手为香港及区内的医疗人才注入新血,满足长远医疗需求。


利瓦伊达医生
养和医疗集团行政总裁
养和医院院长




养和成为港大医学院其中一所关联教学医院,我感到十分欣喜和感谢。多年来,双方一直合作无间,共同目标始终如一,致力为医学教学、临床研究和病人护理提供一个最佳、最具效益的平台。

透过「临床医护联合培训计划」,我们携手为医学院同事开拓更多机遇,透过养和医疗集团及旗下的养和医院、养和医疗及养和东区医疗中心等成员,全方位体验私营医疗服务模式,扩阔临床经验。此外,医学院同事可利用养和独有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在本港唯一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私营临床试验中心的支持下,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医学院同事亦可向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和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申请临床研究奖学金和研究项目资助。

医学领域瞬息万变,医疗需求亦与日俱增,我们的合作需要多管齐下,目标明确,以达至显著成效。港大与养和将继续携手向前,在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力求创新,跨越公私界别,融汇学术研究与临床需要,致力培育优秀人才,令医疗系统能够与时并进,造福民康。


刘泽星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




香港大学



梁伟强教授(2016年)
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基金教授席(肠胃学)



梁如鸿教授(2014年)
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基金教授席(血液学)



陈诗正教授(2013年)
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基金教授席(外科)



谭广亨教授(2013年)
李树培基金教授席(外科)



陈志峰教授(2013年)
曹延洲基金教授席(儿童及青少年科)



袁孟峰教授 (2012年)
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基金教授席(内科)



曲广运教授 (2011年)
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基金教授席(骨科)



颜婉嫦教授 (2010年)
曹延棨基金教授席(妇产科)



韦霖教授(2008年至2012年)
李树培基金教授席(外科)




培训香港大学医科生
自1998年起,养和与港大医学院携手合作,为高年级医科生提供为期两周的在院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等专科,由养和名誉顾问医生以小组形式授课,加深学生对私营医疗服务及运作模式的了解。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教研部
2014年9月,养和医院与香港大学携手合作,于李树培院22楼设立香港大学临床医学教研部,供港大临床教授接收病人及培训专科医生,并备有医学教育、研究合作及专科培训设施。
临床医护联合培训计划
临床医护联合培训计划将于2023年 4月展开,进一步深化养和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之间的合作。港大会按计划安排医科教授及医护专才,在养和医疗集团旗下的养和医院、养和东区医疗中心及养和医健的医疗中心提供临床服务,藉此体验更多临床状况及医疗环境,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及研究能力。鉴于港大医科生人数不断增加,计划亦会提供更多临床导师,并扩阔临床医学教育范畴,提供设备先进的学习环境。



司徒伟基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教授

2017年获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研究资助

研究「透过磁力共振影像数据预测乙肝病毒相关肝癌病人之病变及复发」,为期3年

1999-2000年读医期间获颁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奖学金─生物化学科奖


承蒙养和医疗集团多年来对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支持和双方的合作,我谨代表我的研究团队向养和致谢,我们于2017年获得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的资助,开展了一项以磁力共振造影用于为肝癌病人预测和评估肿瘤变化及复发风险的研究计划。有关研究项目只能在养和进行,因养和配备先进的磁力共振仪器,可以精准检测及量化肝脏纤维化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透过检测肝癌病人纤维化和脂肪肝情况,有助监察病人在手术或治疗后的病情进展。有关研究项目已经完成,研究结果亦已于国际医学期刊上发表。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仍是一名医科学生,曾获李树芬医学基金会颁赠奖学金。当年港大医学生必定会在「李树芬楼」上课;都认识「李树芬」、「李树培」这些医学先贤。至今,我仍记忆犹新。现在我在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明白到原来养和一直透过李树芬医学基金会和李树培医学基金会支持港大医学院,致力推动香港医疗和科研发展,为社会民康带来贡献。


欧阳觉谦医生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病理学系临床助理教授

2017年获李树培医学基金会培训资助
前往德国基尔大学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大学医院深造淋巴癌研究


我在2017年获得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的培训资助,前往德国基尔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深造培训,当中六个月由基金会资助。多年来这所大学是淋巴癌病理诊断和研究的权威,我的「师傅」和「师公」亦曾经于这所大学深造,因此我很荣幸得到养和的支持,能够延续这优良传统。

在德国深造期间,我师从一位杰出的小儿淋巴癌教授,我的研究范畴主要是小儿淋巴癌。我有幸在当地和国际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报告,回港后研究成果亦已经刊于多份学术期刊,我深信这对本地儿科淋巴癌研究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裨益。特别感谢梁宪孙教授和马绍钧医生的推荐,养和医院以及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的支持,让我在医学科研历程上得到宝贵的经验。


Dr. Aya EI HELALI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临床肿瘤学系临床助理教授

2022年获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研究奖学金
研究「新一代基因排序用于确定晚期固体类肿瘤治疗之临床疗效作综合分析」


感谢养和医疗集团的支持,我很荣幸获得李树培医学基金会颁发的研究奖学金,就「新一代基因排序用于确定晚期固体类肿瘤治疗之临床疗效作综合分析」进行研究。因应这项研究,养和与港大将就是次研究成立分子肿瘤委员会,为病人提供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基因组测序并针对实际病况,施予准确治疗。在此,我特别感谢梁宪孙教授和马绍钧医生以及养和医院一直以来的支持。


陈熠恒医生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

2022年获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研究奖学金
进行「针对癌症病人心脏健康.个人为本临床医学遗传研究计划」,为期约3年


承蒙养和医疗集团和李树培医学基金会的资助,我将进行一项针对癌症病人心脏健康以及心脏并发症风险的研究。我希望透过此项研究,从遗传学角度了解癌症病人的心脏健康以及于治疗期间出现心脏并发症的成因,从而减低相关风险。此外,研究将有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癌症与心脏病的病理结构,继而为防治相关疾病带来启迪。



Go Top